关于近视的致病原因

近视的原因很复杂,目前比较确定的是近视眼是环境和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确切生物学机制(背后的分子信号通路)目前还在探索中。

比如过度的近距离用眼,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信号给了视网膜及大脑什么样的信息传递,大脑又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反馈,实现眼轴的增长?同时在遗传、户外活动(光照)等多因素交互下又发生了哪些改变,这都是不得而知的!

在近视眼模型构建和机制探索中发现一些潜在的因素和近视眼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

我们很多生理特征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比如身高、五官的形状、虹膜的颜色等。近视眼也具有遗传因素的影响,虽然不知道具体的遗传方式,但是有大量的证据支持近视眼的遗传性。

①家族聚集

Mutti等对美国学生近视眼发生与父母近视眼史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近视眼发病率和双亲有关,关联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父母都近视、父母一方近视、父母都不近视。

如果把父母均不近视,学生发生近视的风险率定为1,那么父母均近视和父母一方近视,学生发生近视的风险率分别为7.29和3.31。

在调整了环境因素影响后,父母都近视、父母一方近视、父母都不近视,其后代发生近视的风险率分别为6.40、3.22、1,仍有十分显著的差别。此研究证明双亲近视眼史是决定后代发生近视的一个重要独立因素。

②种族差异

在不同种族近视发病率研究中发现,黄种人的近视发病率最高,白种人次之,黑种人最低。在新加坡近视发病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遗传因素的影响,处在基本一致的大环境下,华裔的近视发病率为82%,明显高于印裔的69%和马来裔的65%。

环境因素

去年,江苏省疾控中心,江苏省卫生公共研究院、苏州大学卫生公共研究院

,东南大学卫生公共研究院发表了一份探讨遗传和环境对近视眼的交互影响的研究。

这份研究共纳入2623个家庭。

与非近视学生相比,近视学生有更高比例和更长的时间花在近距离用眼中,包括做作业和看电视。

进一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
评估遗传、环境因素模型变量,包括双亲屈光状态及最大最小屈光度

,排除近距离工作、睡眠、户外暴露的变量。

结果显示,遗传因素在近视的形成中的作用为12.5%,而环境因素在近视形成中作用为87.5%。

①近距离用眼过度

先来看近些年近视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下图是国内不同地区及新加坡近视发病率汇总。

图1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研究,有上海,山东,广州,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6岁前,近视率都很低,基本上都在5%上下,但是到了10岁最低的也有30%,最高的已经超过50%了。

6~7岁是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分界点,而伴随学龄期而来的就是学业压力带来的近距离用眼强度的增加。这里不讨论教育本身,只讨论相关性,如果用600度的近视来换清北的入场卷,仁者见仁。

大量的研究证明近视发病率高低和受教育水平高低高度相关,说明近距离用眼在青少年近视眼

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中眼的作用。

还有很多现象能够支持近距离用眼在近视眼中的作用,比如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的职业近视发病率明显高,近视发病率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城市学生明显高于农村(城乡差异可能还有视野和光照的影响)。

从进化的角度讲,从原始社会到今天,人类用眼方式一直在朝着近距离转变。从80年代我国进行中小学生体质检查数据看,近视发病率逐年升高。有研究显示,我国近15年来近视的年增长率超过60%。不仅局限于国内和亚洲,世界范围内近视发病率都是呈增长趋势。

近距离用眼也不局限于学业压力,生活、娱乐的方式也在改变。

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目前更倾向于环境因素占主导地位。

②户外活动和光照因素

这里的光照主要指高强度的自然光,自然光照射和户外活动直接相关。

2009年德国的一项动物研究显示,与户外光照条件水平相当的高光照水平会使实验室诱导小鸡的近视发生速度降低60%!

2007年,俄亥俄州立大学

的研究团队跟踪了500多名8岁和9岁视力正常的儿童,研究他们是如何度过一天的。5年后有20%的孩子近视了,而与近视风险高度相关的唯一因素就是户外运动的时间。

2008年澳大利亚团队对40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为期三年的研究发现,户外活动较少的更容易发生近视。在调整了近距离工作、父母近视和种族等其他混杂因素后发现:只要呆在户外就能预防近视

。与在户外是运动、读书还是吹NB没有关系。

图2

2009年来自广州中山眼科的团队开展了一项为期3年的研究,在广州随机挑选6所学校,给6岁和7岁的学龄期儿童放学后增加40分钟的户外课程,其他课程以及对照组课程不变。3年后,增加户外活动课程组近视率30.4%,对照组近视率39.5%。

③视觉环境因素

照明:阅读环境的照度太亮和太暗、闪烁的光源都是不易因素。有研究表明,在低于或高于正常亮度的光照度与近视进展有一定关系。

1999年顶刊nature上有一个对479名儿童的回顾性研究
,发现儿童2岁前如果是夜间开灯睡觉,近视发病率

是关灯睡觉的5倍。虽然此结论后来未能重复,但是昼夜节律的改变可能对眼部发育造成某些潜在的影响。

阅读视标:视标的大小、繁简度、清晰度、对比度等都会存在影响,可能的机制是影响了视网膜离焦

所致。

视标颜色:关于近视眼和颜色相关研究多数都集中在动物模型上。比如长波长的红色光形成的远视性离焦
,能够诱导在视觉发育阶段的动物朝着近视话漂移;而短波长的蓝紫光形成的近视性离焦

,能够诱导能够诱导在视觉发育阶段的动物朝着远视化漂移。颜色还会带来对比度的改变。

④营养、吸烟、出生季节

关于以上三点和近视的相关性说法一直都有,比如认为营养不足可引起近视眼。但在世界上较贫穷的国家、常有营养匮乏的地区,近视发生率反而比较低。相反在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近视反而高。还有我国,近些年整体营养水平在逐年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也在增加,近视也是逐年增加。目前并无确切的高质量证据表明食物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近视相关性。

高糖摄入有可能和近视相关。在动物模型构建中,发现胰岛素可导致实验性近视眼的加重,而胰高血糖素

可抑制实验性近视眼。老鼠的醒觉剥夺实验中也检测到视网膜上胰高血糖素受体基因表达。但是以上动物实验中的近视眼模型和儿童青少年行为性近视有差别,高血糖和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也无文献支持。

其他两个因素和近视眼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⑤医源性因素

视光学在国内是很年轻的一个学科,而近视防控也就近些年才开始落实。近视防控门诊

是众多眼科门诊中的一个,不从事近视防控的相关从业人员很多不具备相关视光学知识。

在很多地方由于从业人员的相关技能有待提高,导致儿童青少年在屈光度检查、眼镜处方给予、眼镜加工等多个环节出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加深或者促进了近视的发生发展。

比如处方过负的问题。比较常见的两个方面,一是检查中导致,二是处方给的有问题。

检查过程中调节没有充分放松(是根据视功能检查
结果还是散瞳验光),导致配镜过矫。第二种情况常见于混合性散光,在给处方时没有考虑等效球镜度随意减正球镜(生理性远视

/张力性调节的滥用),造成人为的远视性离焦,加速近视发生发展。

关于如何预防和日常护理

遗传因素的影响至少目前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的,所以对预防的干预主要集中在环境因素(行为因素)上。

①减少连续性近距离用眼

学业压力和电子终端带来的大环境变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无能为力的,改变不了的。对于用眼的总量没办法改变,但是可以改变用眼的连续性。

比如两个小朋友都是同样的作业量,都需要写1个小时。A一次性写完,连续性的用眼60 分钟,而B20分钟休息两分钟望望远,两者对于近视的潜在风险显然是不一样的。

20-20-20原则是改变用眼连续性常用的方法,即用眼20分钟,至少看20英尺(6米)外的物体至少20秒。

②尽量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学龄前儿童是不建议使用手机、平板这些小屏幕的电子产品。

对于电视或者大屏幕的,1岁不建议看,2岁以上到学龄前原则上每天不超过1小时(20-20-20同样重要)。

至于学龄期的儿童青少年,屏幕的使用时间就很难讲了,比如像疫情期间的网课,没办法。

从近视防控角度讲,电子屏幕的使用尽可能越少越好。但是从整个身心健康发展来讲,杜绝电子产品的使用也不利发展。怎么衡量这个利弊,大家自行想象吧!

③增加户外运动时间

户外活动要趁早。原则上每天2小时,原则外尽力而为!能多则多!

户外是近视的独立保护因素,只要不闭上眼,跟你是站着、躺着、看书还是运动都没有关系,跟户外暴露的时间长短有关系。

至于户外活动怎么起到的近视预防作用,是光谱能量差异还是高强度自然光下多巴胺的分泌更多,这里不详细展开了,只要记着户外活动时目前最有效、最安全、最便宜的近视预防方法就行了。

既然户外活动能预防近视,是不是也能控制近视。这里有区别啊!前者的对象是没发生近视,而后者对象是已经发生近视。

很遗憾!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青少年来说,户外活动本身对近视控制效果微乎其微。

2015年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大学、安阳市眼科医院
等对1997名7年级青少年研究显示,户外活动和屈光度、眼轴改变

在没近视的人群中有很高的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在已经近视的人群中基本没有。

2017年有一个关于户外活动和近视防控的meta分析

,分析了这些年户外活动相关的25篇文章。

图3

图4

图3是户外活动的时间和近视风险之间的关系,随着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加近视的风险是显著降低的。

图4则是对近视的控制作用,随着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加近视控制作用没有显著的改变,而且控制效果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是不是很奇葩,至于为什么这么奇葩,可能要等近视的相关机制进一步明确才能知道。

换个角度,如果户外活动能够同时减少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对近视控制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③规范视觉环境

像上面提到的婴幼儿开灯睡觉,非常不建议。人体是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的,眼部的很多结构也是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现象

的,开灯睡觉会打破昼夜节律,进而产生某些未知的影响。

对于做作业建议早做,熬夜本身就会影响节律,且夜间的光照也和其冲突。早睡早起,还是很有道理的。

对于夜间的照明用具,尽量选择高频,甚至不闪烁。建议阅读环境至少要大于500lux。

教室里靠墙和靠窗的光照度也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同一间教室,后者可能高达2000+lux,而后者可能仅有500lux以下。

像很多小朋友练琴,琴谱可以打的大一点,拿的远一点。

写作业一圈一尺一寸,读书写字胸口离桌子一圈,眼镜离书本一尺(33厘米),握笔距离笔尖一寸。

④建立详细的屈光发育档案

非常重要!

近视是一个最终的结果,在这个结果形成前很长一段时间内近视化的进程其实已经开始了。过去一段时间几次的数据能够更好反应一些自身规律,提供更多的信息。

近视的发生一定是领先于近视的发现的。

新加坡2019年的一项对6到9岁儿童跟踪3到6年的研究,探讨了不同近视发病年龄眼部屈光参数

的变化。

图5

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近视发病年龄,黑色代表一直正视,红色代表在研究开始前就是近视。

红色和黑色线中间的四条分别代表近视发病年龄在8岁,9岁,10岁,11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斜率都大于等于近视发生后,这就意味着在近视发生前,眼轴都有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

对于以上这种情况,如果只根据单次的结果是没有办法发现的,因为眼睛屈光状态非常大的可能还是正视或远视,甚至屈光状态都没有变化。

因为晶状体的屈光力下降代偿了眼轴增长的部分。

晶状体屈光力缓慢下降原本是作为13岁前生理性眼轴

的缓冲和正视化的最后保证。结果一年甚至几个月就代偿完了,那么近视很快就要来了。

在这个研究中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不管啥时候发生近视,在近视发生时的眼轴非常的接近,都在24上下。

图6

男,24.08±0.67mm。女,23.69±0.69mm。所以眼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初发近视的一个预警指标。

一段时期的远时远视储备

同样可以作为近视的一种预测性指标。

在近视发生的前2年,最早的可提前4年,远视储备量就已经开始快速下降。6岁时睫状肌麻痹

验光远视储备小于+0.75D的儿童8岁以后发生近视的概率大幅度增加。

很多人会问,既然早晚都要近视干嘛还提前操这么多心?

能拖半年是半年,能拖仨月是仨月!拖下来的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度数!

当从近视档案中发现近视化的危险信号,能够更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而且对未来近视控制手段的选取也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Leave a Comment